找到相关内容54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破解空性

    空之后,也不否定万事万物在俗世中显现的物质本性,因而承认万事万物存在因果律、矛盾性和对立统一律。因此,“显空不二”表明,万事万物、因缘生法自性为空,但不落有也不落于虚无,事实上在强调一种辩证的统一,在不落于有的同时,不否定从不同立点显现的“物质实有性”,在不落于虚无(不可知)的陷阱中,显示空性本质的存在。如龙树菩萨《中论》的三是偈:“众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”这是大乘空...

    阳光轻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156792.html
  • 研究三论宗的现实意义

    观颂》“众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”[24]建立的;唯识宗的“三无性”说就是依中观学的“无自性”的理论建立;华严宗的“法界圆融”说就是依三论宗的“缘起性空”思想而建立;净土宗的“...:众因缘生的法是自性空无有自体,自性空者即是假名义,自性空者也是中道义。说明因缘法法、自性空、假名、中道在中观学而言是一体异名而已。而天台学者认为因缘生法即是空谛、也是假谛、也是中道谛,所以主张三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2079206.html
  • 中论思想略探

    众缘生法”指的即是缘起,世间的一切万法都是由各种因缘组合而成的,正由于如此,一切万法是无自性,即空。“我说即是空”,这个空是存在于认识中的,是以言说表现出来的,所以说“我说”。龙树菩萨认为,仅仅这样...变革世界(也即改变自己)。   中观的定义   在《中论·观四谛品》中有偈颂:“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”[1]这是对中观理论最精要的概括。但并没有在此论的开首提出,而是到...

    身振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2291583.html
  • 缘起不能破─宗喀巴对中观缘起学说的肯定

    (mulamadhyamakakarika,bBu-matsa-ba)第二十四品中的所谓「三是偈」(注 3):  众缘生法 yah pratitya-samutpadah  我说即是空 ...众缘生法」实际上是主语,其他三句是三个「是」连接的表语,即是空、是假名、是中道。龙树以「空」和「假」两个方面来概括「缘起」的意义,认为这才是不堕二边的「中道」。  我们先讨论「空」的一面。  在这里...

    王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1041209.html
  • 静波法师:净土与净心

    ”的道理,正如龙树菩萨在《十二门论》[5]中说的:   众缘生法,是即无自性;若无自性者,云何有是法。   此中,不仅仅是说明缘起性空的问题,同时,也是说明性空缘起的问题。因为,...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。其中的四十八愿,也正是阿弥陀佛果地上从真空缘起极乐净土的中间媒介。就此,我们有理由说,关于净土的安立,实在是众缘生法,那么,我们也就可以就此反驳有人以为,诸佛净土等同于上帝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静波法师|净土与净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1349208.html
  • 三论宗纲要(2)

    八不中道。嘉祥大师依二谛释八不明三种中道:世谛中道,真谛中道,二谛合明中道。世谛中道是说:世间缘起诸法,是有生有灭的,但缘起法是从众因缘生,众缘生法,便没有自身体性,就是没有真实性,假众缘而有只是...谛说,真俗二谛是初重,今谈中假是第二重二谛,故有此两种二谛不同。中假二谛含有空假中三谛意,但为随顺经论故,还作中假二谛说。如《中论》偈云:“众缘生法,我说即是空。”这两句是真俗二谛意:众缘生是世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15657396.html
  • 佛教基本教理

    生法并无生法外之固定能生法,亦无能生法外之固定生法,无能生故,则不成立而无生,故生无性。因生无性,是以众缘集显,有此一法假名为‘生’,故是依他起性。依众缘起,依诸识现,叫做依他起,如人依烦恼...有变即有灭,前灭后生的嬗替,可知因缘生法是无常的,但非断灭,而是有其因果定律的。   佛陀从三世的迁流,与因缘法中的观察,看出一切有为法,是迁流演变的必然性,故建立‘诸行无常’印,趣入空义的深理,使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0840028.html
  • 生命的三重境界——兼论儒、佛二家的“意义”追求

    “缘起性空”说,以“众缘生法”为“无自性”,以“无自性”见“空”,实亦证“无我”。  显然,佛教是借证成“无我”说,使人得以破去我执,而走出自我的。在其以“因缘和合”说来开示“无我”义时,佛教是把...生命的三重境界——兼论儒、佛二家的“意义”追求  冯达文  生命存在与心灵活动有多少重境界,如何划分不同境界,自是众说纷纭。  传统佛教对生命存在,曾作过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的三界区分。但是这里指涉...

    冯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5167754.html
  • 也从四大皆空谈起

    ”. 当一个人悟入无 “我”之后, “我”“无我”就成相对戏论. 四大皆空是对有情世界和器世界的直接了悟, 当下放下对其妄计妄执的豁然开朗. “四大皆空”其实就是中观偈: “众缘生法, 我说即是空,...的 “四大” 在佛教里陈述的有情世界和无边法界义, “空” 的哲学含义和宗教上的修证内容. 根深蒂固的信仰还应该加上有正确的知见, 才能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健康美好, 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法喜充满. 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1668291.html
  • 静波法师:维摩诘经讲义十三-见阿閦佛品第十二

    六识的束缚,因为根境识的和合才有业的现前,如能了知“众缘生法,是即无自性,若无自性者,云何有是法”。则无有束缚。   佛的法身与十方诸佛等其智,与法界众生同其体,所以是等... 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  阿閦是梵语,译为无动,此是从佛的法身而言,即诸佛法身虽处于动中,却不被动动,即是不动。器同金性,虽随缘器相万千而有各种金器等,不管它成与坏,金性却不为之变而变。...

    静波法师

    维摩诘经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23500820590.html